花燈歌舞的風情萬種
說完燈節傳說與燈籠,接下來就要說說花燈。這里說的“花燈”已不是元宵節里看的“花燈”,而是一種節慶的歌舞文娛表演,是我國民間尤其是南方廣大地區最為大眾化的鄉村歌舞表演形式。相傳,花燈表演源于明代,是與民間“社火”活動一脈相傳的民間藝術,又是與元宵觀燈、唱燈、跳燈、鬧燈的習俗相關的民俗事象。
花燈,又稱“花燈戲”,主要活躍并流行于我國南方的滇、黔、川、鄂、湘、贛、桂、粵等省份。花燈概括地說來,應包括“花燈歌舞”、“花燈演唱”、“花燈小戲”和“花燈劇”等多種樣式,尤其是后兩種是在前兩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。四種花燈都具有長期共存、相互滲透、相互影響、互相吸收的藝術聯系,是形式各異且內容豐富的民間藝術。當然,所謂的“花燈”,主要是指在民間音樂歌舞表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“花燈小戲”和“花燈劇”。這種表演通常是在傳統上元節的時候進行。男男女女和著音樂,手持巾、扇雙雙起舞,用載歌載舞的方式“鬧元宵”,所以也稱為“跳花燈”。
近現代的花燈已不只限于這種歌舞形式,甚至發展稱為一種劇種,即“花燈戲”或“花燈劇”。在演出的時候,演員們手持折扇和帕的技法,形式清新活潑的藝術特色。因此,花燈既是一種熱烈風趣的歌舞表演,又是一種民間小曲的演唱藝術。。有時根據表演內容,歌舞、演唱的演員,會有一些簡單的裝扮,應答唱和,敘演一個小故事,描述一個生活小場景,這些都是花燈藝術在民間存活的常態樣式。這些樣式,就是花燈歌舞、花燈演唱和花燈小戲所指稱的樣式了。花燈大戲或花燈劇,則是一種保留了花燈傳統歌舞對白表演唱的傳統手段,在場面呈現、故事敘述、戲劇結構等方而要求更高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。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地方方
言、民歌、習俗等影響,花燈具有各地不同的演唱和表演風格。
比如,流行于云貴高原的云南花燈,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,各地的花燈都與當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,有的還吸收了少數民族(如彝族、白族)的音樂,根據不同地區音樂的差別,形成了不同的花燈藝術派別。它們競有十余種之多,如昆明花燈、玉溪花燈、嵩明花燈、彌渡花燈、楚雄花燈、姚安花燈、建水花燈、羅平花燈等。總體說來,云南花燈的藝術形式包折“花燈歌舞”和“花燈劇”,著兩類形式的花燈曲調既有通用之處又各具特色。